吴红涛:热爱教学和学术的“足球男孩”
近日,金年会文化与传播学院吴红涛教授撰写的《空间拜物教的概念证成及其意义研判》一文,在《哲学研究》2023年第1期上发表,这也是近七年来宁波高校教师在该刊发表的唯一论文。《哲学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是哲学类顶级权威期刊,代表中国学界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散发魅力的高校教师
两撇胡须挂在嘴角,端着保温杯,吴红涛“老干部”似的外表下却蕴藏着一颗“有趣的灵魂”。“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把课上好是最重要的。”当谈到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时,吴红涛认为教学是首要任务,教学与科研二者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我把自己研究的东西放到课堂上讲,引导同学们思考的同时,也能从他们的反应当中收获不少启发,推动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从艺术和思考中汲取力量,这样的人生可以更洒脱,更自由。”吴红涛曾在论文中借康德的一句“审美即教化心灵的理想良伴”来阐述鉴赏诗对人内心形成自由、独立和不受自然约束的能力。不仅是鉴赏诗歌,他还会带着学生一起看书,他说:“我希望能够通过一本书在课堂上的深入交流带动同学们去发现更多更好的书,数字时代更应该好好读书。”
爱做科研的文艺青年
作为80后的他,吴红涛目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的成就已是同领域、同年龄段中的翘楚。对此,他说:“发表论文的数量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能说明我自己比较投入,喜欢做学术研究。”当然,仅凭热爱是不够的,论文的审核环节多且复杂,这就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做学问是需要长期沉淀的,论文要有自己的思想和深度,就要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
除了学术研究,吴红涛还热衷于文学创作。文学创作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情感的宣泄,而学术研究讲求严密的逻辑结构,是理性的诉说。这看似完全相反的两件事,却在吴红涛身上达成了统一。
2007年,正在广西读研的吴红涛报名参加了被誉为“广西新概念”的广西全区高校的现场作文大赛,他在近万人的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唯一的一等奖。读博期间,吴红涛获浙江大学校园文学大奖赛小说组第一名。
“我一直保持着写文章的习惯,有灵感时会多写几句。”提起过往经历,吴红涛说自己似乎是个“文学青年”。
恣意潇洒的足球男孩
“很难想象一个热爱学术研究的学者会喜欢踢足球吧。”提到自己的业余爱好,吴红涛的眼里闪着光。
2002年,中国足球实现历史性突破参加世界杯。听到消息的吴红涛深受鼓舞,心中产生对足球的向往,踢球成了他最大的业余爱好。参加工作后,吴红涛再忙也会和同事抽空约上一场足球赛,有时踢到晚上十点也不愿离开球场。“足球踢了二十多年,几乎每周都会去操场踢球,现在学校里面踢足球的男孩子基本都认识我。”吴红涛述说着他在绿茵场上飞奔的故事。
从学生到老师,从初入职场的“青椒”到硕果累累的教授,吴红涛的“校园”故事还在继续。
对于求学路上的大学生们,吴红涛说:“学校依然是单纯、自由和浪漫的地方,同学们要珍惜现在的大学时光,好好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